08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1 > 08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价值

【作者】 郑莎莎 [1] ; 张苗 [1] ; 卢洁 [1] ; 李坤成 [1] ; 戎冬冬 [1] ; 赵志莲 [1] ; 曹燕翔 [1] ; 赵澄 [1] ; 马青峰 [2]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摘要】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不同时期扩散张量的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区的扩散张量及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内囊周围区脑梗死患者20例,分别于发病〈7d,15d,1、3、6个月进行5次DTI检查,测量各个时期脑梗死区相对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rFA),应用Fugl—Meyer量表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并应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进行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分析脑梗死区rFA及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20例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梗死灶rFA持续降低,3个月后开始缓慢上升,但始终低于发病早期(〈7d)病灶的rFA(F=6.410,P=0.000);与发病7d内比较,1、3个月时梗死灶rFA的降低程度与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03,P〈0.05;r=-0.517,P〈0.05)。DTT显示,皮质脊髓束中断、移位、纡曲等改变,皮质脊髓柬的受累程度与脑梗死后3个月Fugl—Meyer量表评分预后呈负相关(r=-0.716,P〈0.05)。结论脑梗死区rFA随病程呈动态变化;rFA的降低程度及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均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关,可为早期评价脑梗死的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上一篇: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空间工作记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下一篇:应重视神经影像学新技术在重大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版权所有: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   京ICP备060254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邮编:100853